
譚敦慈: 我不爆香,但我用味精 / 天下
「譚老師,味精不是很毒嗎?你怎麼敢用啊?」
因應大多台灣人對味精的倚賴,市面上幾乎所有調味油、醬油、香油、胡椒粉、雞粉、鰹魚粉及雞湯粉等,多含有味精。許多對味精過敏者已不自覺食用一輩子而不自知......關鍵就在用量。
甚至大多數人以為湯不夠鮮美是因為沒加雞湯或海鮮提味,其實各位心目中的美味,就是味精的功勞。
譚敦慈老師提及她寧願適量加些味精提味,取代爆香,爆香產生的變質,例如反式脂肪對健康的影響更大。

譚敦慈:「看過我炒菜的人,就會發現我不爆香,因為油會因高溫變質,通常我一拿出味精就會聽到驚呼聲:「譚老師,味精不是很毒嗎?你怎麼敢用啊?」事實上,很多嚷嚷著不敢吃味精的人,卻跑去買各種風味調味粉,像是雞粉、鰹魚粉等,但他們真的比較過成分嗎?」........了解更多內容(文章來源:天下雜誌 2016-07-08,https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5077281?template=fashion)
味精主要成份為麩胺酸鈉(L- 麩酸鈉、MSG),早期國外中餐館料理習慣加入大量味精,導致老外吃了不舒服,常有頭痛、口乾舌燥、心跳加速,或者氣喘加重等不適症狀,故將這種現象通稱為「中國餐館症候群」。
不過醫師指出,「中國餐館症候群」乃發生於吃完的瞬間,若是代謝較慢可能產生身體不適,一般症狀多不嚴重,並不需要特別治療。 食用加了味精的菜,會感到口渴,主因是味精裡的鈉。若量不多,少許用來提味,其實就如上述譚老師文章內所言,反而比爆香健康,也不會感覺有什麼副作用。
醫師提醒,WTO所訂安全標準,建議大人每日4至6克,小孩4克以下,12周的嬰兒不應食用味精及任何食品添加物。
但對有高血壓、心臟病、肝臟、腎臟等疾病的患者而言,醫師表示,此類慢性病患者排鈉、排水速度較慢,倘食用含鈉食品,會因口渴而引用大量的水,返造成水分滯留體內,故除了味精的用量,更要注意加工食品鈉含量問題。
話說從頭,前面譚老師提及的油高溫變質問題,國內外研究機構都有報告顯示,除了初榨橄欖油及酪梨油幾種優質油品適合超過100度的高溫料理,大部分植物油,例如大豆、玉米、花生、葵花....等俗稱的沙拉油經高溫油炸後,將產生三大致癌物質,2單氯丙二醇酯、3單氯丙二醇酯及縮水甘油酯。而「縮水甘油酯」已被國際癌症研究署,列為「人類極有可能致癌物」,大家已熟知的反式脂肪即包含「縮水甘油脂」。

圖片來源:Lars Beulke on Pixabay
以下推薦商品,三重門市群友有專屬優惠,請使用Line@連結購買。
味精主要成份為麩胺酸鈉(L- 麩酸鈉、MSG),早期國外中餐館料理習慣加入大量味精,導致老外吃了不舒服,常有頭痛、口乾舌燥、心跳加速,或者氣喘加重等不適症狀,故將這種現象通稱為「中國餐館症候群」。
不過醫師指出,「中國餐館症候群」乃發生於吃完的瞬間,若是代謝較慢可能產生身體不適,一般症狀多不嚴重,並不需要特別治療。 食用加了味精的菜,會感到口渴,主因是味精裡的鈉。若量不多,少許用來提味,其實就如上述譚老師文章內所言,反而比爆香健康,也不會感覺有什麼副作用。
醫師提醒,WTO所訂安全標準,建議大人每日4至6克,小孩4克以下,12周的嬰兒不應食用味精及任何食品添加物。
但對有高血壓、心臟病、肝臟、腎臟等疾病的患者而言,醫師表示,此類慢性病患者排鈉、排水速度較慢,倘食用含鈉食品,會因口渴而引用大量的水,返造成水分滯留體內,故除了味精的用量,更要注意加工食品鈉含量問題。
話說從頭,前面譚老師提及的油高溫變質問題,國內外研究機構都有報告顯示,除了初榨橄欖油及酪梨油幾種優質油品適合超過100度的高溫料理,大部分植物油,例如大豆、玉米、花生、葵花....等俗稱的沙拉油經高溫油炸後,將產生三大致癌物質,2單氯丙二醇酯、3單氯丙二醇酯及縮水甘油酯。而「縮水甘油酯」已被國際癌症研究署,列為「人類極有可能致癌物」,大家已熟知的反式脂肪即包含「縮水甘油脂」。

圖片來源:Lars Beulke on Pixabay
以下推薦商品,三重門市群友有專屬優惠,請使用Line@連結購買。